《官能》篇針所不為,灸之所宜陰陽皆虛,火自當之《備急灸法》凡倉卒救人者惟艾灼收第一《黃帝內經》藏寒生滿病,其治宜灸
中醫艾灸作為自然療法,流傳千年,古籍醫典均有記載。
艾灸能溫經通絡、驅寒散瘀、扶陽補正、回陽救逆、行氣活血、消瘀散結、補中益氣。多用于虛、寒、陰癥為主的疾病,適宜寒性體質(手腳冰涼、精力不濟、易受寒、怕冷、腹瀉等),男女老少都可以。
艾灸還可治療因受濕寒或寒邪而導致的病痛,如類風濕、女性疾病、肩頸椎病等。
1.陰虛、內熱的人群

8種人千萬不能艾灸 艾灸不適合哪些人做
艾灸是通過在人體的穴位附近燃燒艾柱或艾條等,通過艾葉燃燒的熱量和藥性來刺激人體穴位,起到激發精氣,調理身體的作用。具有溫經散寒、生陽固脫的功效,而陰虛、內熱的人群體內陽氣原本就比較旺盛,再進行艾灸可能會加重陰虛和內熱的情況,不利于身體健康。
2.過饑、過飽的人群
饑餓時人體血糖含量低,身體會出現疲憊、無力的現象,而艾灸會加快血液循環,進一步加速血糖的消耗,容易出現頭暈惡心、眼花耳鳴等低血糖的癥狀。剛剛吃飽時也不適宜立刻進行艾灸,以免因為平躺接受治療的姿勢影響消化,導致胃部不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