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區別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
我們都知道一年有24個節氣,每一個節氣都對應會有不同的天氣變化,立冬和冬至是兩個不同的節氣,那么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區別呢?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。
1意思不同:立冬是冬天的開始,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意思。而冬至是開始進入數九寒天的標志,在冬至這天北半球的白天最短,黑夜最長,日影最長。2日期不同: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,在公歷上立冬一般是每年的11月7日前后。而冬至是冬天到了的意思。冬至日一般在每年的公歷12月22日前后。3氣候不同:從氣候上來說,立冬就是剛剛開始進入冬天,而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到來,冬至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。4天文位置不同:在天文學上來說,冬至是太陽到達黃經270度,而立冬是太陽到達黃經225度。冬至時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。5習俗不同:立冬有吃餃子的習俗,冬至有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。
今年的冬天已經到來,很多地方都下起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,隨著冬天的不斷降溫,我們對冬天節氣的關注也在增加,但是對于立冬和冬至這兩個節氣來說,首先要搞清楚的事,立冬是冬至嗎?其實立冬和冬至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節氣,它們只是名字有點像而已,那么冬至和立冬有什么不同呢?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介紹吧!
立冬是冬至嗎 冬至和立冬有什么不同
立冬不是冬至。
冬至和立冬時間不同含義不同
立冬在每年的11月8日前后,立,建始也,是建立、開始的意思;冬是“終了”的意思,有農作物收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。
冬至在每年公歷12月21到23日之間,是表示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。
冬至和立冬氣候特征不同
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,按氣候學劃分,我國會推遲20天左右入冬。氣溫下降變化明顯,隨著冷空氣的加強,氣溫下降的趨勢加快。而對于此時處在深秋“小陽春”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,平均氣溫一般為12℃至15℃。正常年份的11月,北起秦嶺、黃淮西部和南部,南至江南北部都會陸續出現初霜。偏冷的年份,11月中旬,南嶺以北也會出現初霜。
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,這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,顯然偏遲。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。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普遍在0℃以下,而南方大部地區也只有6℃至8℃左右。而華南沿海的平均氣溫則在10℃以上。